CAS:75-09-2
所屬分類:烷類產品名稱:二氯甲烷
概述
二氯甲烷的分式:CH2Cl2。是不可燃低沸點溶劑,常用來代替易燃的石油醚、乙醚等,并可用作牙科局部麻醉劑、制冷劑和滅火劑等。
簡介
管制信息
該品不受管制
名稱
中文名稱:二氯甲烷
英文別名:
Dichloromethane ,Methylene dichloride ,Methylene bichloride
化學式
CH2Cl2
相對分子質量
84.93
性狀
無色液體。有醚樣氣味。易揮發。其氣體不燃燒,與空氣混合也不爆炸。能與乙醇、乙醚和N,N-二甲基甲酰胺混溶,溶于約50份水中。相對密度(d204)1.3255。凝固點-95℃。沸點 39.75℃。折光率(n20D)1.4244。低毒,半數致死量(大鼠,經口)2524mg/kg。高濃度蒸氣有麻醉性。有刺激性。
儲存
密封陰涼避光保存。
用途
乙酸纖維素溶劑。脂肪和油類萃取劑。乙醚和石油醚的代用品。
安全措施
密閉包裝,遠離火種、熱源,并貯于干燥通風處。與食用化學品、金屬粉末等分儲。誤食,飲溫水,催吐。
滅火:霧狀水、泡沫、二氧化碳、砂土。
物化性質
物理性質
甲烷分子中兩個氫原子被氯取代而生成的化合物。二氯甲烷是無色、透明、比水重、易揮發的液體,有類似醚的氣味和甜味,不燃燒,但與高濃度氧混合后形成爆炸的混合物。二氯甲烷微溶于水,與絕大多數常用的有機溶劑互溶,與其他含氯溶劑、乙醚、乙醇也可以任意比例混溶。室溫下二氯甲烷難溶于液氨中,能很快溶解在酚、醛、酮、冰醋酸、磷酸三乙酯、甲酰胺、環己胺、乙酰乙酸乙酯中。純二氯甲烷無閃點,含等體積的二氯甲烷和汽油、溶劑石腦油或甲苯的溶劑混合物是不易燃的,然而當二氯甲烷與丙酮或甲醇液體以 10 :1 比例混合時,其混合特具有閃點,蒸氣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爆炸極限6.2%~15.0%(體積)。二氯甲烷是甲烷氯化物中毒性最小的,其毒性僅為四氯化碳毒性的 0.11%。如果二氯甲烷直接濺入眼中,有疼痛感并有腐蝕作用。二氯甲烷的蒸汽有麻醉作用。當發生嚴重的中毒危險時應立即脫離接觸并移至新鮮空氣處,一些中毒癥狀就會得到緩解或消失,不會引起持久性的損害。
理化常數
外觀與性狀:無色透明易揮發液體。具有類似醚的刺激性氣味
沸點:39.8℃
蒸汽壓:30.55kPa(10℃)
熔 點:-95.1℃
相對密度:1.3266(20/4℃)
水溶性:20 G/L (20 oC)
自燃點:640℃。
粘度(20℃):0.43mPa?s。
折射率nD(20℃):1.4244。
臨界溫度:237℃,
臨界壓力:6.0795MPa。
溶解性:溶于約50倍的水,溶于酚、醛、酮、冰醋酸、磷酸三乙酯、乙酰乙酸乙酯、環己胺。與其他氯代烴溶劑乙醇、乙醚和N,N-二甲基甲酰胺混溶。
熱解后產生HCl和痕量的光氣,與水長期加熱,生成甲醛和HCl。進一步氯化,可得CHCl3和CCl4。無色易揮發液體。難燃燒。蒸氣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爆炸極限6.2%~15.0%(體積)。二氯甲烷與氫氧化鈉作用生成甲醛。工業中,二氯甲烷由天然氣與氯氣反應制得,經過精餾得到純品,是優良的有機溶劑,常用來代替易燃的石油醚、乙醚等,并可用作牙科局部麻醉劑、制冷劑和滅火劑等。對皮膚和粘膜的刺激性比氯仿稍強,使用高濃度二氯甲烷時應注意。
安定性:在一般溫度(常溫)下沒有濕氣時,二氯甲烷比其同類物質(氯仿及四氯化碳)穩定。
危害分解性:長期與水接觸會緩慢分解產生氯化氫。
危害之聚合:不會發生。
反應性及不相容性:
1.一般金屬:於室溫下使其少許的分解。
2.當受相當於或少於 25 克黃色炸藥的震蕩時,二氯甲烷與四氧化二氮的混合物具有爆炸性。
3.與鋰的碎片混合,對震蕩很敏感且會爆炸,有時爆炸程度相當劇烈。
4.如果空氣中含有高濃度的氧氣,或在液態氧中,以及在四氧化氮中有鉀、鈉、鉀-鈉合金,種種狀況下都會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
5.硝酸:形成爆炸性產物。
6.強氧化劑:可能起爆炸性反應。
7.強酸:可能起爆炸性反應。
8.鐵、某些不銹鋼、銅及鎳:高溫及水存在下會腐蝕此類金屬。
9.鋁粉:於適當壓力,95℃下會產生無法控制的放熱反應。
10.胺類:放熱反應。
11.會與下列化合物激烈反應:胺類、鋰、硝酸、鉀化鈉、、、、、
12.塑膠、橡皮、和一些涂料表層會被分解。
13.有可能聚集靜電荷而引發蒸汽爆炸。